小公举直播平台_日日视频激无码,强奷漂亮脱肉丝袜无码视频,滋润新婚同事小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首頁 > 隨筆>正文
  • 一個公司本質上最重要的只有創(chuàng)始人

  • 責任編輯:新商業(yè) 來源: 中國商業(yè)期刊 2020-07-29 16:19:09
  •   138493750500.jpg

      文/張穎   經緯中國創(chuàng)始合伙管理人

      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源于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

      我想真誠地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

      先從我生命的第一天開始說起。我1973年在上海出生,但我從來沒有在上海住過,所以我也不會說上海話。我父母都是上海人,我生下來就跟母親去了山東泰安,她清華畢業(yè)后去了泰安制藥廠,我父親在新疆兵團做軍醫(yī)。

      所以,我生命中的最初6年,他們是分居的。后來因為出身、分配的問題,我們全家搬到了安徽馬鞍山。在那里,父親做醫(yī)生、母親做老師,大概到我13歲的時候,我們移民到了美國。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是一個“老外”,因為我從思維邏輯、寫東西的流暢性,再到閱讀,基本上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我中文最初比較差,這幾年在中國適應得還可以。

      我在美國讀的初三、高中、大學,從大二開始做癌癥研究、在醫(yī)院實習,畢業(yè)之后又做了三年有薪水的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員。

      因為我是理科出身又做了醫(yī)藥,所以我的思考邏輯也比較嚴謹。我的學科是生化跟數據分析的結合。那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你看不到的世界里——很小的試管,每天提煉細胞、抽血、提血、提煉DNA,做軟件幫助大數據分析。

      我蠻喜歡這份工作的,但隨后我又開始想,是否應該向商業(yè)靠攏。這個想法源于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父親是美籍菲律賓華裔的首富,你可以把他想象成類似雅虎的創(chuàng)始人楊致遠。

      他創(chuàng)造了幾家公司,通過他,我能很早地接觸到創(chuàng)業(yè)的節(jié)奏和生活的方式,他后來自己也做過一段時間投資人。

      美國的教育模式是奉行窮養(yǎng),我朋友的父親雖然是億萬富翁,但我這位朋友自己也很窮,開個破車。我們做過一段時間室友,從上班到下班,每天呆在一起,彼此交流了很多。

      那時候我們都很年輕,朋友的父親正好又到了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爆發(fā)階段,有自己的私人飛機。這些多多少少從創(chuàng)業(yè)與投資上,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刺激。

      我的人生就是七三分的結果

      我高中讀的是林肯高中,這是舊金山最爛的高中之一:每天每時都有打架的,所以我們學校經常有警車不停地巡邏。在這樣一個社會環(huán)境里,我們都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不太會打架,只能多跟別人交朋友。我跟非裔美國人是好朋友,跟西班牙人是好朋友,跟越南人是好朋友,所以就沒有人動我,有時候考試我還會幫他們。

      現在回過頭來想,之所以自己當時能融入到不同的人群,跟不同的人交流,靠的就是善意。善意是互通的,我對此感觸很深。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怎么對待你。沒有無緣無故就要對另一個人施加惡意的人,有的話,也是鳳毛麟角。

      每個人的一生大概都會有7-10個關鍵性的十字路口,這些十字路口需要你努力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即使你做錯了選擇,走了岔路,只要能快速發(fā)現,并能夠走回來,還是不錯的。

      對于我而言,我的5-10個重大的十字路口,超過60%都是被動選擇的結果:我父母選擇去美國,不是我的決策;去西北大學是我的決策;后來我加入投資公司,他們硬逼著我回北京,那時候我還沒有想好,這也是一個被動的決策。

      所以到今天,我自己覺得是七三分:百分之七十是狗屎運,百分之三十是我的主動選擇或者能力。

      被“架著”回國

      當我進入西北大學之后,這所大學所帶來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有很多優(yōu)質的大公司會來校招。

      因此,我也得以進到了投行——所羅門兄弟。這是一家當時非常有名的投資銀行,但最后被花旗收購了,所以這個品牌也不存在了。

      我加入了他們的高科技投行部,在那里做了兩年。那時正好是互聯(lián)網泡沫最高的時候,我又去到了荷蘭銀行,在荷蘭銀行待了一年。

      當時我已有百萬年薪了,但我一個案子也沒有做。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當他們開始做投資的時候,基本是投資的最高點,他們在最高點進,卻在最應該投資的最低點解散了團隊。

      因為被解散,所以我在一周的時間里,投了4000份簡歷。一樣的內容,有時候會改一些,按照他們的數據庫發(fā)給了投行和美國所有的風險投資公司。

      最后找到一家叫美商中經合的公司,地址正是在我老東家荷蘭銀行的馬路對面,舊金山101街道的最末端。我去中經合,那個時候我的恩師、也是啟蒙老師劉宇環(huán)就在辦公室。他跟我聊了一會兒,便給了我一份工作。

      我在那邊工作了兩年多之后,因為北京的辦公室比較混亂,他們想派一個信任的投資經理回國,把“橋梁”弄得更好一點。就這樣,我被“架著”回國了。

      逼我回去的那個人是中經合的CFO,后來她也成為經緯的CFO,如今看來她是我的恩人。

      當時我并沒有那么強烈的愿望盡早回國,我也不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業(yè)頭腦的人,離創(chuàng)業(yè)最近的,也不過是在高中賣過一些東西,賺了一點點錢。

      我當時跟公司說,真要讓我回去,能不能把辦公室給我留一年,她答應了。結果我走了兩個禮拜,辦公室就給別人了。

      現在看來那完全是狗屎運

      就這樣,我在2003年7月回國了,同年12月我就投了分眾,現在看來那完全就是狗屎運。

      這個案子的過程很簡單。當時,我看到一個電梯里的廣告,因為我知道國外已有這樣的模式。我就跟左凌燁(經緯中國合伙人之一),一起找到江南春。在完全沒有深度思考的情況下,碰到運氣投了它,沒想到最后分眾上市了。之后我們又投了3G門戶、愛康國賓,這為我們以后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所以我說那個時候完全是狗屎運,個人能力在其中可能只占一成。當然,這跟當時投資機構數量很少也有關。

      就這樣,我們走到了2007年,當時我和邵亦波、徐傳陞、左凌燁、萬浩基一起做了經緯。

      2008年,經緯正式創(chuàng)立,截至目前,我們大概管理超過155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資金,我們主要做早期投資。現在已經投資了超過320家公司,每年大概投80家左右,投資風格比較兇悍。

      哪怕2014年10月,行業(yè)都認為會有一定的泡沫,那個時候我想提醒我們所投的公司早一點融資、早一點準備過冬、早一點把行業(yè)的競爭對手滅掉。但別人無法理解,覺得我搞陰謀論,要把價格壓下來,再借此投資。

      這件事提醒了我,所以現在我說話也比較小心,我不想一個好的出發(fā)點,最后因為過度解讀的關系而變質。

      我得罪過的,都是投資行業(yè)里不靠譜的同行,這點我非常清楚。我們最后的成功與否,跟任何同行都沒關系。我們是吃早期投資這口飯的,完全靠自己的眼光和能力行事,你不喜歡我、想圍剿我、想刁難我,都沒關系,我們會永遠靠自己。

    124044750500.jpg

      我最焦慮的是什么

      我有一個深深認可的理論:如果要把一個公司做好,你們可以讓同事有非常民主的討論過程,你可以去聽取所有人的意見。但最后重大的決策必須要自己拍板,你要有勇氣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做出這個重大決策,一個人做這個決策。說服不了的,就靠征服。

      我一般跟創(chuàng)業(yè)團隊打交道,我只跟我認為最重要的、股份占比最多的那個創(chuàng)始人聊。

      有很多同行認為,有大量東西需要仔細地思考一下。但我認為,本質上最重要的只有創(chuàng)始人,一個有欲望、有激情、有本領的創(chuàng)始人,他能解決99%的問題,團隊他解決,公司的運作他解決,碰到危機他解決,所以沒有必要跟太多人聊。相反,如果跟太多團隊溝通反而會讓我做出比較被動和短視的決策,我就是這樣的風格。

      公司的經營數據,未必需要當面聊很多,這點我的投資團隊會反饋數據給我。我更多關心的是產品戰(zhàn)略之外的東西,感性上對創(chuàng)始人的判斷往往是更重要的。

      這種情況下,我覺得經緯還是有非常大的競爭力,我也有非常大的欲望跟激情去做得更好。但是這段時間競爭越來越殘酷,對我們挑戰(zhàn)很大。

      我永遠是在自信跟自卑、焦慮之間切換。我現在最焦慮的是什么呢?我怕抓不住下一個百度、下一個騰訊、下一個阿里巴巴。

      如果我們抓不到這一小撮偉大的公司,五年、十年之后,我們的基金有可能賺很多錢,但我會覺得非常窩囊,這是我現在唯一的目標與最大的焦慮。

      人生不能連錯三個路口

      我一直覺得我現在的一切都是七三分的概率,百分之七十是老天爺給我的恩惠,百分之三十是我自己做出的一些正確決策。

      2003年投完分眾之后,許多投資機構都用非常好的條件挖我,各種各樣的原因我都沒有去,我到今天也不太能明確地說我為什么最后做出了不去的理由,也許是等一個機會。

      這樣下意識的主動決策,也是非常關鍵的。我一直相信:如果你走錯一個或兩個路口,沒關系,你還可以回頭;但當你連續(xù)走錯三個路口,就再也回不到最初的主干道。

      直到今天我都始終認為,正確的價值觀跟正確的待人處事極其重要。我經常跟同事說,如果你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基金,但是你賺了很多錢,投了很多優(yōu)秀的公司,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者對你無比容忍,你做壞人也沒關系。

      但如果你是一個好人,你投資的業(yè)績又非常糟糕,你就死定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要有卓越的投資業(yè)績,同時也要做一個非常好的人,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就天下無敵了。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猜你喜歡

    無相關信息
  •  “引領者”劉智:奏響旅游產業(yè)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最
  • “分拆高手”李永偉:讓資本成為互聯(lián)網企業(yè)發(fā)展的加
  •  “地主家”的余糧不多了:商業(yè)地產怎么過
  • 拿了投資又失敗的公司大部分都走了這條路
  •  “揪”出企業(yè)績效評價中的隱形成本
  • 三個“力”是我經營企業(yè)一直所堅持的
  • 一個公司本質上最重要的只有創(chuàng)始人
  • 創(chuàng)業(yè)35年我始終堅持一件事
  • 主編推薦 ...
  • 打扮家斬獲“2021年最具創(chuàng)新力家裝平臺”榮譽...

  • 一對一輔導前十名大智教育給出高中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 潮動蓉城,中石油攜手舒達源亮相成都國際車展...

  • 滾動新聞 ...
    新聞排行 ...
  •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 雜志簡介 | 法律聲明 | 廣告刊例 | 聯(lián)系我們
        E-mail: cbmag@163.com  律師團隊:北京正大律師事務所  聯(lián)系QQ:360737408
    (C)版權所有 中國商業(yè)期刊網     京ICP備13034703號-3

    1. <sup id="9gk0d"></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