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琦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科技的迅猛發展促進了電商模式的不斷創新。新興電商已成為企業轉型與升級的重要引擎,并加速著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它們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助力中小微企業高效融入數字經濟。通過運用前沿智能技術優化資源配置,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化電商新生態。新興電商促進了就業穩定,提升了民眾生活質量,推動了鄉村振興和國產品牌崛起,確保了“雙循環”的暢通,同時激發了產業間的協作創新,加速了經濟社會的轉型步伐。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隨著無接觸式經濟”的興起、數碼科技的創新突破,以及消費者需求與習慣的變化,電商行業正從傳統模式向“創新型電商”轉型。其間,社交電商、直播電商、興趣電商、信賴電商、共享經濟、反向定制等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這得益于信息科技的廣泛應用與深度融合。“新電商”的崛起離不開先進信息科技的推動。它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對傳統電商中“人”“貨”“場”的重構,打造了一種全新的電商生態。在此背景下,我們聚焦于多媒體電商模式下企業經濟增長的新路徑進行深入探討。
電商發展模式之價值主題創新
價值主題設定。電商發展模式創新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激發消費者創新力來提升整個電商生態的價值。我們將聚焦于電商服務、成長挑戰、前端合作及第三方服務等議題,依據消費者偏好和技能來設定市場細分,以此推動產品創新或企業發展相關問題解決方案的革新。
價值主題創新關鍵點。與以往不同,如今的價值觀念創新在于企業利用自有購物平臺,打造了一個消費者互動空間。在這里,消費者不僅能分享新品體驗、提出產品建議,還能直接參與到企業的部分非機密商業活動中,與企業創新團隊面對面交流。
價值主題承載平臺。價值主題承載平臺采納了Timmers的商業模式分類——虛擬社區平臺,巧妙融合傳統電商與社區功能。虛擬社區不僅是電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空間,更依據Tapscott的價值地圖理論,升級為電商連接合作伙伴、顧客、供應商的橋梁。它作為中介,讓第三方平臺、上游企業與消費者順暢溝通,虛擬社區已然成為電商生態的縮影。
多媒體電商模式下企業經濟增長的新策略
電商模式實現了商業場景創新。電商的快速崛起,不斷拓展其邊界與規模,孕育出多樣化的電商模型,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并成為新型業態的顯著標志。這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生產力,最終需要經受市場檢驗。隨著互聯網信息與計算技術的持續進步,電商行業迭代加速,已超越亞馬遜、淘寶、京東等傳統平臺,涌現出如滴滴、美團、抖音、小紅書、菜鳥等眾多新玩家,以及普及各行業的商務微應用。如此豐富多元的電商生態,為創新生產力打造了理想的商業試煉場。新技術在此直面市場,獲取用戶反饋,持續迭代升級。這種快速試錯與更新的模式,為科技創新開辟了一條更具彈性的成長道路。新興支付方法、虛擬現實、無人配送等,均在電商領域得以實踐,更精準地滿足市場需求。
促進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和生態系統建設。網絡銷售環境下,商戶、制造商、物流服務商、金融服務商等多種形態的企業,通過數字平臺實現信息互通、資源整合,促進了全鏈條的協同與創新發展,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更多元、更廣闊的實踐空間。對于尚未商業化的技術,如何將其轉化為經濟效益,一直是科學家和研究機構的難題。實地測試雖然重要,但非萬能。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交易市場,為這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寶貴機遇。未來,這些前沿技術將在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引領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助推新質生產力應用。電商的迅猛發展不僅體現在行業內部的多元化,更在于它能幫助傳統產業邁向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面對新質生產力,傳統行業既遭遇挑戰也面臨機遇,因其并非對所有領域和企業都觸手可及。說到底,新質生產力是一種現代化的生產模式,要發揮其效用,還得靠堅實的技術基礎、高效的組織架構和流暢的業務流程來支撐。電商為傳統行業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銷售從實體店面邁向網絡平臺,再進化到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依托這些平臺,傳統行業得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拓寬銷售渠道,縮減運營成本,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就連農業、教育、餐飲這些看似與數字化不沾邊的領域,在電商的推動下,也逐步具備了擁抱新質生產力的條件。可以說,電商的興起為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加速鍵,為新質生產力的普及和應用搭建了橋梁,掃清了障礙,鋪就了坦途。
聚焦重點領域,明確細分賽道。當前,中國正全力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同時積極響應工廠綠色發展的號召,力求將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聚焦電子信息、醫療器械、高端裝備、汽車、時尚消費品等關鍵領域,依托產業電商的興起,著力提升電子信息產業的全鏈條數字化水平,優化醫療器械行業的全面供應能力,增強高端裝備行業的服務效能,拓展汽車后市場的服務范圍,并精準對接時尚消費品領域的供需兩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將集成電路視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借助產業電商的強勁動力,探索“園區+平臺”的融合發展新模式,吸引行業領軍企業入駐,整合優質資源,助力園區完善并強化企業供應鏈體系。下一步,要促進工業產品電商的增長。針對產業鏈的多樣化需求,將擴充工業品品類,建立專業模型庫,并推出基于平臺的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全面提升MRO(設備管理與維護)平臺在在線交易、智能物流、資金結算、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一體化服務能力。此外,電商企業還需要深挖大宗商品電商的潛力,特別是在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等領域,通過構建行業數據驅動的大宗商品指數,打造集在線交易、咨詢服務、數字化賦能、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綜合電商服務體系,為行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在數字化浪潮中,電商模式日新月異,新型電商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展現出無限可能,成為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伴隨著新型電商的飛速發展,一系列挑戰也隨之而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惡性競爭導致行業波動,以及網絡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凸顯。為應對這些挑戰,國家及相關機構已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這些政策的實施,加強了新興電商領域的規范建設,促進了互聯網誠信體系的完善,為數字經濟營造了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各參與方的緊密協作也為構建持續發展的新型電商生態添磚加瓦,不僅加速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更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升級與變革。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