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欣悅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張雅雯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
受當前經濟結構調整、電力體制改革深化等多重因素影響,電網企業正面臨一系列經營挑戰。隨著競爭壓力不斷加劇,傳統盈利模式已不適用于新的市場環境,這對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電網企業應主動適應市場環境變化,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便提升整體運營效能。我們以某省級電網公司電力科研企業為例,開展了基于提質增效的內部模擬市場建設管理研究(B710K02134KT),希望可以通過改革實踐,提升內部管理效能,并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
電力科研企業建設內部模擬市場的必要性
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教授(Michael E.Porter)提出了價值鏈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可以被視為一系列活動的集合,這些活動貫穿產品設計、制造等流程,同時能被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類。其中,基本活動主要包括進料后勤、生產等;支持性活動主要由采購、研究與開發等構成(如圖1所示)。這些聯系緊密的活動,共同構成了動態的創造價值過程,因而被稱為價值鏈。
借助波特價值鏈模型,企業便可以識別價值貢獻單元。該企業既參與了電網規劃、項目評審等生產環節的基本增值活動,也開展了科技研發等支持性活動,以上活動均能創造價值并提升績效。然而,電力科研企業作為省級電網公司的支撐單位,其創造的價值并沒有被量化評估和體現,該核算方式忽視了業務活動在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服務質量以及市場競爭力方面的潛在貢獻。此外,類似績效考核側重于評價職能完成情況,缺乏實際價值貢獻的量化數據支持,難以滿足現代企業提質增效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更為全面、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激勵企業各層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推動整體目標的實現。
建設內部模擬市場可謂是一個全面推進管理改革的過程,它要求企業在多個層面進行創新和優化。企業將內部各部門或機構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通過引入競爭、激勵等市場元素,進行模擬交易和價值評估,以此更準確地量化和評估各市場主體的價值創造活動,從而為績效考核提供數據支持。這種模式有助更準確地衡量和優化業務活動的成本效益,強化員工的市場意識和成本控制能力,促進內部資源的有效流動和合理配置。通過構建內部模擬市場,電力科研企業能夠更好地響應外部市場變化,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價值最大化。
如何建設電力科研企業內部模擬市場運行機制
管理運行組織。為有效推進內部模擬市場的運行管理,企業可以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內部模擬市場管理的組織領導工作。財務部門作為內部模擬市場建設的牽頭部門,承擔著制定內部模擬市場建設方案、預測內部模擬利潤目標和確認結果的任務,負責監控內部模擬利潤和可控費用指標的完成情況。同時,還要統計各部門的收入及費用完成情況,并在隨后提出考核建議。績效薪酬管理部門承擔著考核內部模擬市場成效的核心職能,其職責包括將內部模擬利潤納入整體業績考核體系,并根據領導小組審定的內部模擬市場考核評價結果兌現相應激勵。各部門(含子公司)將作為模擬市場主體納入內部模擬市場管理體系。
梳理業務活動。要在梳理各部門主營業務活動的基礎上,建立內部模擬市場運行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可將業務活動分為電網規劃編審、電網發展研究、能源發展與戰略研究、項目評審及設計、科技研發等五類。其中,電網規劃編審主要是提供主網、配網、通信及智能化規劃編制和評審服務;電網發展研究、能源發展與戰略研究,主要承接上級電網發展相關重點領域專題性研究工作;項目評審及設計,主要是提供電網診斷評價、環保質量監督服務,以及電源和業擴接入系統、電網及綜合項目評審服務;科技研發是服務于企業和電網發展而組織實施的研究開發。
制定市場結算規則。內部模擬市場收入的具體計算公式為:內部模擬收入=賬面收入+上級企業傳導收入+內部業務模擬收入。賬面收入即外部市場收入,可直接引用;內部業務模擬收入未在本企業核算體系中反映,需要基于各市場主體共同確認的業務量和業務價格計算,即內部業務模擬收入=∑(業務量×各業務價格)。同理,內部模擬市場成本則要按照“賬面成本+上級單位傳導成本+省級支撐單位傳導成本+內部業務模擬成本”的方式計算。
計量內部業務量。按照內部業務性質,能夠被計量工作量的重復操作類業務,將按照操作次數計算業務量;按既定金額提成的業務,則以業務提成基數為業務量;而科技研發業務,最終會按承接業務規模,即上級企業下達的科技研發項目預算確定業務量(如表1所示)。按市場主體對象數量,內部業務又可以分為“點對點”和“點對網”兩種形式。在“點對點”模式中,市場主體之間直接提供產品和服務,由業務雙方分別梳理、互相核對并確定結算工作量清單。相對地,“點對網”模式涉及的是模擬市場主體實施、其他模擬市場主體共享的產品和服務,由開展業務的市場主體負責梳理和匯總統計工作量,再由上級單企業的業務歸口管理部門審核并確認。
制定內部業務價格。擁有健全的內部模擬價格機制,是推行內部模擬市場建設與運行的關鍵所在,各市場主體需要借助專業人員的幫助,收集與整理與市場價格、歷史價格和消耗資料等,以便制定科學、公正的內部結算價格。內部價格是各市場主體交易的價格,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太高是對落后主體的保護,太低則無法激勵市場主體完成任務。當然,內部價格雖然要保持相對穩定,但也要根據市場變化予以適時調整。在內部模擬市場的運行過程中,科學、公正且合理的價格機制是確保市場化運作成功的關鍵因素。這一機制不僅影響著內部資源配置的效率,也能激發各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以及提升整體運營效能。
如果有外部市場價格,則直接采用市場價格作為定價依據,這有助于真實量化市場化價格的貢獻水平。如果不存在外部市場價格,則可以按標準成本加合理利潤,或按照成本補償原則定價。對于有國家、行業或企業相關標準成本的內部業務,因標準成本一般低于歷史成本,為了提質增效,則要采用標準成本加合理利潤對內部業務進行定價,驅動各級市場主體持續通過提高效率、減少浪費降本增效。對于無標準成本作為參考的內部業務,則要根據歷史業務量和資源投入量,測算業務量的資源投入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歷史成本中要扣除富余資源成本,避免因為業務效率暫時未達到較優狀態,而使業務成本過高,最終導致定價過高。
如何建設電力科研企業內部模擬市場評價機制
設定內部模擬市場利潤目標。根據上級企業下達的年度預算和本企業年度預算分解方案,財務部門應當會同相關業務部門,評估各模擬市場主體利潤目標,并在領導小組審議同意后下達。其中,內部模擬利潤目標調整堅持“誰下達、誰調整”的原則,財務部門根據本企業年度預算調整方案,結合經營實際,適時組織開展年度模擬利潤目標調整,在提出調整建議后,執行領導小組審議程序。
評價內部模擬市場建設成效。為評估各模擬市場主體的效益情況和貢獻度,應當建立以內部模擬利潤為核心的效益評價指標體系。這一體系主要從完成率、增長率、貢獻率等維度作出相應評價,同時對市場化和非市場化業務進行區分評價,以此增強市場化收入的激勵效果,鼓勵拓展外部市場,推動收入和效益增長。如果具體到內部模擬利潤指標,則需考核各市場主體的內部模擬利潤目標完成率、增長率以及市場化收入的占比。
針對內部模擬市場主體的業務特點,則可以采用分類計算的方法內部模擬市場考核指標。對于既背負內模收入指標,又承擔可控費用指標的市場主體,應當計算內模收入目標達成情況、可控費用預算完成率和市場化收入占比情況等指標。然而,對于不直接承擔收入指標的部門,則應側重根據其可控費用執行情況,直接對其可控費用預算完成率等指標進行計算與評價,以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考核內部模擬市場建設結果。考核內部模擬市場建設結果時,其考核指標應融入研究對象的業績考核體系,與此同時,還要將實施成效直接與業績考核掛鉤。績效薪酬部門需要遵循既有的業績考核辦法,負責組織績效考評,并根據考核結果兌現薪酬。這樣的機制旨在確保內部模擬市場的運作與部門、團隊以及員工的激勵機制緊密對接,進而促進經營效率與市場競爭力雙重提升。
電力科研企業通過建設內部模擬市場,可以令企業戰略目標導向與員工績效指標導向保持一致,能夠優化管理體系并增強管理效能。同時,通過細化核算單元,電力科研企業還能量化評價各模擬市場主體的資源消耗和價值貢獻,促使模擬市場主體將收入、成本等指標分解至末級并進行績效考核,直觀展現經營效益。另外,電力科研企業依托內部模擬市場建設,引導模擬市場主體優化工作模式,可以提升服務質量并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為省級電網公司的高質量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