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燁 蘭州建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況瑜 蘭州建投實業有限公司
在物業管理領域,資產經營管理不僅是核心業務,更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基石。優秀的物業企業深知,只有通過精細化的資產管理,才能確保物業項目的長期增值與收益最大化。這不僅涉及日常的維護保養,更包括前瞻性的市場洞察與策略規劃。通過高效的資產經營管理,物業企業不僅能夠提升項目品質,還能夠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業主和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
物業企業資產經營管理路徑探索
物業企業的創新觀念,是指在應對當前現狀與改革發展關系時所秉持的先進經營理念,它體現在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對機遇的敏銳捕捉,以及對各類要素、條件和組織架構的重新整合上,旨在構建更為高效、先進的經營管理體系。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結合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這包括改良物業服務產品、開發新興綠色領域的資源價值,以及深入挖掘環境與自然、人文領域之間的資源要素。通過這些創新舉措,企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其次是市場創新,引入充分市場化的管理理念。企業應完善在物業管理領域的市場化管理和運作機制,從而在更廣闊的視角下實現企業市場價值的提升,包括橫向與縱向產業市場鏈條的再造,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外向動力。
再者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塑造與完善。企業應積極打造長遠發展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商品生產要求不斷擴大再生產,但在此過程中,企業也需兼顧投資者和職工的當前利益,以及企業經濟價值以外的社會價值。如何平衡這一矛盾,成為企業長遠觀念中的核心問題。
主營業務所在行業背景分析
蘭州市現有登記物業管理公司1114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服務對象超280萬。物業服務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主營收入依賴物業費。當前,物業費調價難,而人工、維保及供暖成本高昂,加重了企業負擔。因此,盡管物業企業眾多,但優秀者寥寥,多數處于低水平,呈“金字塔式”分布,經營方式普遍分散且粗放。
基于行業背景,物業企業發展前景可觀。“十四五”規劃多次提及物業,顯示其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政策層面,物業服務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定位已調整為“鼓勵類—商務服務業”。市場需求方面,預計到2026年,全國城鎮化率將達72%,城市化加速帶動物業管理需求增長。管理模式上,物業行業正逐漸超越傳統“四保”范疇,通過與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實現精細化管理,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賦能型轉變。
物業企業資產經營管理舉措
守正創新,邁向市場化經營。物業管理屬高度市場化行業,須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基礎上,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市場化經營新路徑,以擴大物業代管資產規模。如,承接政府辦公、景區旅游、交通服務及工業園區等新項目,通過市場化運作提升資產規模,深挖經營效益。
固本增效,構建多元化經營模式。一方面,針對老舊資產管理現狀,應持續挖掘多元化商業增長點,剝離低效、無效資產,轉向新能源等新興行業,如地庫節能照明改造、新能源節能改造等。另一方面,整合內部資源,推進組建專業維修、綠化、電梯及消防維保公司,以降低維保成本,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做精做細,推進物業品牌化建設。以智慧化、數字化為抓手,提升物業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構建線上商業運營平臺,改善利潤指標。同時,將品牌理念融入公司運營全過程,深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挖掘數據價值,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活力。實現服務標準化、產品化,凝聚服務價值,推動物業品牌化與價值化,最終形成品牌溢價。
開發自營項目,打造專業化運營管理團隊。當前,傳統物業服務已無法滿足企業持續發展需求,公司需借助智慧化、數字化建設平臺,構建專業化運營和管理團隊。以養老項目為例,我國養老模式主要為“9073”,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市場潛力巨大。物業公司需通過打造高素質專業團隊,提升在多元化市場中的競爭力,實現從傳統物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進一步推動社區食堂、民宿、養老、駕校等社區經濟項目發展,助力公司高質量成長。
積極推進“紅色物業”建設。積極對接社區街道,構建多元共治基層治理模式。以黨建為引領,促進各方參與物業基層治理以及社會公益事業。組建志愿服務隊,確保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政府倡導、社會認可、業主滿意的“紅色物業”。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物業企業應緊盯行業前沿,立足實際,圍繞開源節流和市場拓展,提升業務競爭力。一是加強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建設,實現精細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同時深挖網上商城業務,增加經營收入。二是強化專業服務隊伍建設,如電梯維保、人力資源、綠化、維修等,以提供高品質服務并支持業務拓展。三是運用新技術和新理念,降低能源消耗和運維成本,提升競爭力。四是全面打造品牌,從行為儀表到服務理念,塑造社會認可、業主滿意的蘭州建投物業品牌。
物業企業
資產經營管理預期效果
員工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當前,物業行業面臨生存危機,企業運營水平不一,效益低下,員工幸福感不足。為改善這一狀況,應從資產經營管理的角度出發,轉變企業運營思路。對資產進行高、中、低分類運營,剝離低效和無效資產,理清資產關系,完善企業資產經營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進而提升員工幸福指數。
設施設備等大型資產管理效能顯著提升。統籌大修技改、設備檢修等工作,夯實“優供”基礎,全方位推進供熱工作,提高鍋爐等大型資產維修養護能力,強化設備監管與成本意識。規范操作,實時監控重點區域,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實現維護與成效并重。
資產經營收益穩定可靠。物業公司可利用近距離便捷服務、業主信任及低成本等優勢,全面拓展廣告、快遞柜、飲水機等社區增值服務,實現收入穩定增長。同時,通過數據分析,有效開發便民社區經濟,推動公司從傳統物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提升物業資產經營管理水平。
資產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改革物業資產管理方式,組建精簡的輪流作業班組,將日常任務分配至各物業服務站。將高成本、低效能的垃圾清運工作改為外包,實現資產經營從低效向高效轉變。
實現管理規模擴大、服務業態多樣化、效益穩步提升。物業公司作為集團公司內直接接觸消費群體的經營板塊,市場化運作較早。目前,公司服務對象廣泛,管理規模有效提升,服務業態呈現出多樣化,公司整體運營效益穩步提升。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