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举直播平台_日日视频激无码,强奷漂亮脱肉丝袜无码视频,滋润新婚同事小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首頁 > 要聞>正文
  • 李東生歷經“生死輪回”:順勢者昌,革新者強,唯堅韌實干者贏

  • 責任編輯:新商業 來源: 中國商業期刊 2021-01-05 16:29:30
  •   TCL集團董事長

      1982年我大學畢業后,即參與創立了中國第一批中外合資企業,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管理千億產業集團的企業家,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40年。回顧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和TCL走過的不平凡道路,既為致敬時代,更為了啟迪未來。

      恢復高考,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命運的時代到來

      1978年,中國百廢待興,人均國民總收入僅為200美元。改革開放最早從農村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解放了生產力。農村改革的成功也延續到城市經濟社會改革上來。

      全國人民的創業激情迸發,個體經濟在城鎮蓬勃發展。當時最有名的個體戶是安徽年廣久的“傻子瓜子”,惠州也有兩家很出名的個體戶,一個是篤記大排檔,一個是“燒鵝仔”。

    預測篇.jpg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全面推進,開始探索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國有企業開始推行承包責任制;港資、臺資在沿海地區試水“三來一補”,外資開始進入中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

      改革先行一步,廣東和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廣東領風氣之先,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建立經濟特區,創辦“三來一補”企業,推動企業改制及民營經濟發展,誕生了大量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三來一補”企業遍布珠三角及沿海地區,形成制造加工產業群,帶來了經濟起飛所亟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為日后廣東制造業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廣東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和經濟第一大省。

      上海寶鋼是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的標志性項目。1978年10月,鄧小平訪日,在參觀完新日鐵等公司后,他深感中日經濟的巨大差距,于是決定引進日本全套生產設備、技術和管理,建設寶鋼。這個項目在當年引起了很大爭議。

      由于寶鋼的成功上馬,國家開始主動引進和利用外資。如咸陽整體引進東芝公司顯像管生產線,松下在北京合資成立顯像管公司等。1981年,中國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中國民航和香港美心集團合資的航空配餐公司。

      我的人生命運及TCL的發展都與國家改革開放緊緊相聯。1977年恢復高考,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命運的時代到來了。

      我1974年高中畢業后就響應號召下鄉插隊。在農場的艱苦條件下,我復習了3個月就進了考場,并被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錄取,非常幸運地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

      大學畢業后,我原可以分配到政府機關工作,但我希望自己所學的理工專業知識能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作用,于是主動要求到TTK公司工作。TTK是中國的第13家中外合資企業,創辦時只是一個小作坊式的工廠,租用了惠陽機械局一個破舊農機倉庫來做廠房,并以這間倉庫作為股本和港方簽訂了合資協議,港方出200萬港元的設備,雙方各占50%的股份。

      TTK生產的第一種產品是錄音磁帶。1984年,我們投資50萬美元從日本購買了一條磁帶涂覆生產線,由我帶著廠里的年輕人日夜攻關,把這個最有技術含量的生產車間順利運作起來。

      年底,TTK磁帶銷量達到1200萬盒。1986年,TTK銷售收入達1100萬元,凈利潤達113萬元,成為當時惠州的工業支柱。

      在TTK,港方帶來了佩戴工牌、上班打卡、計件工資等一整套當時香港企業通行的管理制度。我們企業的競爭力最早就是從注重效率和嚴格管理中建立起來的。

      TTK的成功,增強了我們發展實業的信心。1985年,我們投資63萬美元和香港長城電子合資設立了TCL通訊設備有限公司,這也是當時惠陽地區最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我們投資的這筆錢是向銀行貸款的,因為當時申請資金需要很長時間等待政府的層層審批。

      1986年,國內第一臺免提電話成為TCL生產的一款明星產品。這是國內最早的“揚聲無電源免提按鍵式電話”。我也在這一年,當上了TCL通訊公司的總經理。

      到了1989年,TCL通訊營收達到9388萬元,凈利潤達612萬元,電話機年產銷量占據了國內電話機預裝市場高達60%的份額,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話機供應商,贏得“中國電話大王”的美譽。

      這個時期由于市場經濟剛剛起步,仍屬于短缺經濟時代,機會遍地,只要抓住機遇就可以成功。靠磁帶和電話機這兩個成功經營的項目,我們完成了企業的原始資本積累,為日后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7年,我訪問飛利浦公司。在荷蘭埃因霍溫飛利浦總部研發中心,我第一次接觸到了CD技術,而中國市場上出現CD產品還要等到四五年后。我想:什么時候自己的企業也可以成為這樣大的國際化企業?當年我正好30歲,我想努力奮斗30年,一定能趕上。

      30年來滄海桑田,全球家電產業發生巨大變化,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使飛利浦等一批領先的國際巨頭退出了消費電子這一產業領域。

      面向未來的契約

      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中國由此掀起了第二輪改革開放的高潮。這輪改革開放,從觀念、體制和制度上著手,《公司法》等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體系逐步形成;一大批體制內的精英辭職“下海”,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壯大;跨國公司大量進入中國。

      在這個階段,全國出現了一大批像TCL這樣有競爭力的新體制企業,成為日后各行業的領先者。蘇寧、比亞迪、復星等民營企業都在這個時期創立。在世紀之交,騰訊、阿里、百度、金山等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嶄露頭角。

      20世紀90年代初,TCL開始全面進入彩電行業。1993年,我們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電,以超強的性價比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打破了日本品牌壟斷大屏幕電視的局面。

      TCL進入彩電行業,采取的是“先市場后工廠”的模式。隨著行業形勢的變化,我們開始建設自己的制造基地,同時也抓住機會進行大規模兼并重組。1996年,我們收購了香港陸氏彩電工廠;1997-2000年,又先后收購了河南美樂、內蒙彩虹、無錫虹美等企業,進一步壯大了集團規模和實力。TCL僅用三年多時間便進入到國內三大彩電品牌之列。

      1996年,我擔任TCL集團董事長。不久后,省里有意推薦我當副市長候選人,我考慮再三,還是婉言謝絕了。我說了一句比較大的話:“我更適合做企業,我的理想是成為中國的‘松下幸之助’。”比起仕途,我更希望自己能夠掌舵一個大企業,創造出中國的名牌企業。

      在彩電業務取得成功的同時,我們在1999年成立TCL移動通信公司,這是首批獲得國家頒發12張手機牌照的企業之一。2002年,TCL位列國產手機品牌首位;1993年,成立TCL國際電工,并成為TCL品牌向外資企業授權使用的第一個項目;1998年進入電腦產業并控股翰林匯軟件公司,成立TCL信息產業集團;2002年成立TCL空調公司。

      TCL國際電工和TCL電腦都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領先企業。到2000年,TCL已經進入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的前三名。

      1997年的體制改革是TCL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經研究后,我提出了“授權經營,增量獎股”的企業改制方案并得到了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批準。這份協議被經濟學家周其仁稱之為“面向未來的契約”。

      TCL集團改制后,企業國有凈資產從1996年的3.2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58億元,納稅金額從1.3億元增長到10.8億元。體制改革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政府、企業和管理層各方都是受益者。

      2002年,TCL引進了5家海外戰略投資者,2004年實現了集團整體上市,變成一家股份所有制上市企業。TCL的成功改制,確保企業能夠從長遠發展角度制定經營戰略,更加適應全球化的競爭。

      企業改制對于我個人也有著重大意義,使我從企業管理者轉變成為民營企業家。2017年,我十分榮幸地以民營企業家的身份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20世紀90年代,TCL的營業收入一直以30%-40%的速度增長,營業收入從1990年的2.9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205億元,成為中國電子產品行業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在這一階段,TCL也開始系統地思考和規劃經營戰略。TCL是國內最早制定經營規劃和年度預算的企業;是率先自建營銷網絡,提出有計劃的市場推廣、精耕細作等市場戰略的企業。1991年,我們在國內企業中率先引入VI系統,重塑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確立“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效益”的經營宗旨。這些管理創新都走在全國同行的前面。

      歷經“生死輪回”,重啟新的生命周期

      中國加入WTO,是中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加入世貿組織加快了中國產業和市場開放,全方位的國際競爭促進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和轉變,使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日益提升。

      2008年,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中國企業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從以往的模仿、跟隨發展到能夠進行自主技術創新;從OEM模式發展到品牌的國際化,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華為、聯想、美的、TCL就是一批最早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中國企業。

      在經濟全球化大環境之下,中國企業唯有堅定地走出去,在全球競爭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贏得未來。1999年,TCL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彩電生產基地。經過一年多的奮戰在越南市場實現了盈利,成為越南銷量第二的彩電品牌。隨后,我們陸續在東盟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展開業務,培養自主品牌、渠道和經營能力。

      2004年是TCL國際化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年。TCL先后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經濟新聞。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還特意授予我法國國家榮譽勛章。讓我終生難忘的是,國宴結束后,我看到埃菲爾鐵塔特意閃亮的“中國紅”,止不住熱淚盈眶。這份自豪和感動,支撐著我們在并購最艱難的時刻堅持下來,使TCL成為國際化的先驅而沒有成為“先烈”,并逐步將TCL品牌和產業鏈擴展到全球。

      TCL這兩起跨國并購,是中國企業首次兼并世界500強公司的主流業務。由于我們國際化管理能力不足和技術變化的原因,TCL經歷了一段創立以來最困難的時期。

      2006年6月,我寫下了以“鷹的重生”為主題的系列文章,對企業文化、經營戰略和管理模式進行深刻反思。隨后,我主導企業從管理理念到組織結構再到企業文化,進行大刀闊斧的全面變革創新。歷經國際化的“生死輪回”后,2007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重啟新的生命周期。

      如今,全球化業務已成為TCL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彩電和手機海外業務收入已經超過60%。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TCL的跨國并購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經驗和借鑒。

      龍永圖先生對于TCL的國際化探索有一句很高的評價,“這證明中國企業是可以走出去的,對中國企業的自信心建設意義重大。”

      企業如何才能在

      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對西方經濟體系造成巨大影響,歐、美、日都陷入不同程度的經濟衰退。

      但同期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金融系統更為完善,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躋身全球十大銀行。中國在高鐵、核電、移動通訊、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但2008年前液晶面板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為改變核心器件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我們下定決心進軍半導體顯示屏產業。我們上馬的華星光電第一個工廠投資245億元,一開始的建設面臨無數挑戰和困難,但我們通過自主和集成創新方式開拓華星的發展路徑,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自身的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能力,創下了行業內多項新的紀錄。

      TCL積極擁抱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轉型升級,是最早推出互聯網電視,提供智能互聯網應用服務,并持續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芯片設計和新材料領域投入巨資進行開發的企業。

      近幾年,TCL以彩電、通訊、白家電三大產業為基礎,通過“三軍聯動、品牌領先,扎根重點市場國家”策略,持續拓展美國、歐洲、拉美和亞太市場,海外銷售收入和收益不斷提升。TCL品牌產品的海外銷售額已達銷售額的60%。在許多重點國家市場,TCL產品銷量都名列前茅。

      中國四十多年發展的奇跡,創造了與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展模式不同的中國道路。四十多年潮起潮落,大浪淘沙,造就了一批載入中國經濟發展史冊的企業和企業家。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順勢者昌,革新者強,唯堅韌實干者贏!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猜你喜歡

    無相關信息
  • 朱先春:企業創造高績效的核心要素是人本動力
  • 劉青萍:引領世界500強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 陳俊長:以核心技術提升易司拓的行業領導力
  • 李 雄:資本運作者要保持行業領先的專業意識
  • 謝 琨:錢塘天譽“士族大宅”的創建者
  • 外貿風險管控要突出全過程信息識別與整合
  • 出口型企業要有效平衡電子商務的雙重影響
  •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怎樣避免成為“背鍋俠”
  • 主編推薦 ...
  • 打扮家斬獲“2021年最具創新力家裝平臺”榮譽...

  • 一對一輔導前十名大智教育給出高中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 潮動蓉城,中石油攜手舒達源亮相成都國際車展...

  • 滾動新聞 ...
    新聞排行 ...
  •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 雜志簡介 | 法律聲明 | 廣告刊例 | 聯系我們
        E-mail: cbmag@163.com  律師團隊:北京正大律師事務所  聯系QQ:360737408
    (C)版權所有 中國商業期刊網     京ICP備13034703號-3

    1. <sup id="9gk0d"></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