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彩霞立信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造價咨詢(青島)有限公司
經過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長期的改革與探索,我國企業創新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環境,大大提升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成效。具體到文化傳媒企業發展實際,積極了解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需求,從核心競爭力優化的角度出發,深入了解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思路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過程中,要結合文化傳媒企業的基本屬性,精準探尋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和措施,推動文化傳媒企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無形資產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強做大的文化傳媒企業逐漸涌現。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成為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當前,文化傳媒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了解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問題,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是重點的工作。
無形資產理念亟待優化。隨著社會、經濟、文化形態的變化與發展,無形資產定義范圍也在隨之發生較大變化。目前,很多文化傳媒類企業,對不能更好地明確范圍界定較為模糊,不能準確了解無形資產評估的國際標準和基本準則。在對無形資產范圍進行把握過程中,整體的形態和種類列舉局限較多,使得無形資產管理的理念得不到及時更新。
比如,很多企業深受傳統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的影響,只是注重實物資產的投資核查部分,沒有對無形資產基本內涵進行應有的補充。文化傳媒企業自身無形資產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無法精準計算設備、銷售、廣告等層面的成本和收入,存在著重視有形資產,忽視無形資產的普遍現象。比如,很多企業不注重品牌商標注冊與品牌效益的展現,影響了自身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評估市場較為混亂。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在對文化傳媒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問題進行剖析的過程中,也要了解目前評估市場的發展情況。市場當中評估機構的規模資質大小不一,使得評估結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比如,不同類型的資產評估數量較多,沒有結合具體行業需求進行專業的分析和全方位評估。
在對不同行業內容進行評估過程中,評估標準不統一,不能有效提升社會對于評估機構的認可度,使得評估資質的選擇存在較大問題。同時,從人才管理角度來看,一些人員雖然具有扎實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在實際問題解決過程中,操作極其不規范,數據獲取不準確,無法保障最終評估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對無形資產評估數據資源進行整合過程中,難以結合具體的交易實例,對無形資產的價值、虛擬性、動態性特征進行全方位展現。
提升無形資產評估水平的策略
目前,文化傳媒企業在對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開展過程中深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結合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征和行業特點進行有效分類。所以,利用科學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加強現代管理理念的滲透與落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工作。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建議:
無形資產評估因素的分析與排查。在對文化傳媒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目標和評估內容推進過程中,要結合評估主體,更加精準地對無形資產的依附性等外部因素進行有效分析,通過企業價值增值貢獻、無形資產外部聯系狀況等內容分析,了解宏觀和微觀層面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的具體情況。
首先,要更加強調外部因素影響作用的發揮。比如,宏觀層面的國家政策、法律制度、市場發展情況的更新換代,都會推動無形資產的變化,要明確無形資產的基本范圍,更加關注實物資產和虛擬資產的共同發展。其次,有效關注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了解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相關的技術內容,對文化傳媒企業無形資產的抽象性、新穎性等特征進行明確。了解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特點和價值合理細化無形資產,按照不同類別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評估方法,通過模塊化的形式展現給自己的使用者。
注重無形資產評估技術方法的科學選擇。在對無形資產基本價值評估過程中,要從宏觀角度入手,恰當科學地使用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技術和方法。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其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等在企業成立之初就具備了一些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對具體的評估技術內容進行展現的過程中,要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特點進行分類,選擇相應的評估技術和評估方法,一般可以將其分為權力型、技術型、關系型、衍生型等不同的類型。
針對不同需求,運用各種創新的評估方法。第一個類別是權力型的無形資產,屬于比較傳統的無形資產,在評估過程中主要應用傳統的成本法、收益法等相關方法獲取基礎信息。比如,在對新開發土地資源進行評估過程中,可以對開發成本、土地取得成本以及開發利潤稅費等內容進行評估。第二類是關系型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人際關系、企業品牌效應等相關內容,使用傳統的市場法進行評估已經不能滿足其需求。比如,在對藝人身份、企業家基本才能、品牌影響力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模型進行應用。第三類則是衍生型的無形資產。商業情報、經營渠道、消費者口碑等都是比較抽象的衍生性資產。在評估過程中,無法通過量化的形態展現,就可以通過層次分析的方法,以倒推的模式對企業無形資產的總價值進行全方位計算,從而明確每一項無形資產具體的價值內涵。
構建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保障制度。
首先,要完善無形資產評估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結合評估的主體、客體,依據目的和價值類型的不同,明確評估過程中的基本要素,通過評審規則的優化,從法律高度對具體內容進行落實。比如,嚴格規范評估機構的基本職責,充分保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其次,注重無形資產評估專業機構的建設。國家層面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推動評估專業機構在微觀層面的建設與完善。機構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廣闊的市場,吸納專業人才,對無形資產形成的過程和價值產生原理進行精準分析,從而培養專業化的復合型人才。
最后,要構建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結合智能化、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獲取評估過程當中的數據收益風險系數等參數,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對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標等無形資產的保護年限、適用范圍等信息進行整合。在評估實務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反饋,在平臺軟件當中查詢具體信息,使無形資產評估的過程更加透明公開。
文化傳媒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產評估水平的提升。在對無形資產評估改進工作落實過程中,積極了解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提出的相關要求十分必要。在此過程中,企業還要加強無形資產評估模型的分析,通過案例總結合理劃分無形資產,從而通過無形資產價值系統的科學衡量,推動現代化、科學化無形資產評估信息平臺的建設。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