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一寒
大有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以風險投資為主營業務。投資環境趨劣,回報率下滑之際,何春潮敏銳洞察到這一變化,果斷決策轉型。面對隨之而來的挑戰與風險,他堅定不移,引領企業邁入了大宗貿易領域。數年間,公司規模迅速擴張,已逼近百億大關。
應對投資市場劇變,公司果斷轉型
2018年,金融機構頻現危機,大有科融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春潮對此給予了密切關注。他深入分析大量案例后,內心交織著憂慮與慶幸。憂慮的是,這些危機部分源于一些金融機構的違規操作,更廣泛地則預示著全球經濟可能步入下行周期。而慶幸之處在于,他較早地洞察了這一趨勢,有機會據此調整投資策略。
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突襲進一步加劇了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情緒普遍焦慮。在此期間,何春潮對風險投資與銀行房貸的差異進行了思考。銀行放貸通常有抵押物作為保障,而風險投資則直接針對股權,一旦投資失敗,可能血本無歸。鑒于此,何春潮意識到,在當前商業環境下,繼續沿用原有的風險投資模式將面臨巨大風險。如何引領企業順利轉型,確保其在逆境中既能生存又能發展,成為他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何春潮經過長時間的深思與復盤,查閱相關資料后,某一天,一個早已熟知的道理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刻方式觸動了他:無論過往、現在還是未來,企業穩健的基石始終是充裕的現金流。缺乏現金流,一切規劃與設想都顯得蒼白無力。尤其在經濟環境趨緊時,現金流的重要性更是凸顯無遺。
他反思過往,在商業繁榮期,大家往往追逐高利潤;而今,面對新的經濟形勢,策略需要隨之調整。何春潮認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而充足的現金流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它不僅是企業生存的命脈,也是抵御風險、穩健前行的有力保障。
經過深思熟慮,何春潮的目光最終鎖定了大宗貿易這一領域。大宗貿易通常涉及大量商品、原材料及標準化商品的交易,如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其特點在于高銷售額、頻繁交易以及穩定的市場需求,這些特性共同決定了其資金流的龐大。
談及選擇大宗貿易作為企業發展新方向,何春潮表示:“當我考慮到大宗貿易時,頓時充滿了信心。這個領域與‘大有科融’高度契合,那一刻,我深感振奮。作為企業負責人,我深知肩上的重擔,既要對公司負責,也要對每一位‘大有科融’人負責。大宗貿易的高銷售額特性,能有效保障企業現金流的穩定。”
對于企業家而言,最關鍵的是為企業制定正確的戰略。因為戰略方向一旦出現偏差,再精妙的戰術也難以挽回局面。
后來的事實證明,何春潮的戰略選擇是明智的。對于企業家而言,敏銳的洞察力是不可或缺的素質,它既是天賦的體現,也源于對市場與商業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實踐中不斷優化的認知模型。何春潮正是這樣一位企業家,他不斷學習,持續進步。從2021年開始,他帶領大家乘著“大有科融”這艘巨輪開始乘風破浪。
探索大宗貿易賽道
何春潮在大宗貿易領域選擇了碎米和大蒜作為主營產品。所謂碎米,是大米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通過深加工和技術創新,可以轉化為米粉、米糠等多種產品。而大蒜,則是人們熟知的日常食材。關于選擇碎米和大蒜的原因,何春潮說:“是因為飲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它們擁有穩定的市場,能夠確保公司的業務規模和現金流保持穩定,從而助力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穩健發展。”
回顧過去時,何春潮說:“疫情之前,全球經濟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那時,多數企業主要聚焦于追求高利潤,規模擴張并非首要關注點,因為盈利機會眾多。然而,疫情使得經濟活動受阻,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張,利潤率下滑。在此情境下,企業若要穩健發展,就必須依賴規模和現金流的支撐。”
談及大宗貿易給公司帶來的變化,何春潮表示:“涉足大宗貿易后,公司的現金狀況顯著改善,企業運營也因此更加順暢。現金流是企業運營的驅動力,無論是采購上游產品還是維持團隊運作,都離不開現金流的支持。充裕的現金流還使公司獲得了銀行的更多支持,許多事情變得得心應手。”
增長的秘密在于現金流,更在于人才
在何春潮的帶領下,“大有科融”企業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的經營規模預計將以不低于30%的速度增長。數年間,公司年銷售額已迅速攀升至近100億元。
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現金流,而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則在于人才。人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力量,因此,如何促進團隊成員的成長,成為何春潮重尤為關注的問題。
何春潮本人酷愛學習,他將這一特質帶入了“大有科融”,并將其塑造為一個學習型組織。他深知員工培訓與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鼓勵職工參與各類學習活動,以提升其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為了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何春潮帶領 “大有科融”管理層建立了完善的培訓獎勵機制。在這一機制的推動下,“大有科融”團隊學習氛圍濃厚,員工能力不斷提升,為企業的長遠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拓展新領域,尋求增長新動力
“大有科融”在何春潮的引領下,企業規模已相當可觀,但他仍堅信公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2024年,他計劃進一步豐富大宗貿易品類,將關注點轉向了“凍貨”市場,如豬蹄、雞爪等產品。何春潮表示,雖然這些產品在歐美國家市場需求不大,但出口時必須遵循嚴格的衛生標準和企業管理制度,以確保產品的衛生質量。目前,公司已在國際市場上對凍貨進行了初步嘗試,并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鏈。未來一年,何春潮期望凍貨業務的規模能逐步接近碎米和大米的業務規模。盡管要達到公司目前進口農產品的整體規模還有一定挑戰,但他計劃通過擴充凍貨品類來逐步實現這一目標。隨著業務的不斷深入,何春潮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將業務拓展至魚、蟹等水產品領域。
何春潮帶領“大有科融”的成功轉型,為眾多企業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我們期待“大有科融”的成功故事,能夠激勵更多在困境中探索的企業家找到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