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亢偉濤 大唐電商技術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有積極作用。鑒于大型國有企業采購業務的特殊性,它們對B2B(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的全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立足國有企業招標采購發展歷程,以大型發電集團采購體系數字化轉型為實例,深入剖析國有企業實現數字化采購的路徑及其重要的實踐意義。
國有企業招標采購發展歷程
當前,數字經濟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日益活躍,為大型國有企業采購體系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這一轉型不僅提升了規模化采購與集約化管理水平,更深入挖掘了采購效益,對國有企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回溯歷史,國有企業采購體系的電子化改革可以追溯至2011年,當時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明確鼓勵利用信息網絡進行電子招標投標,這標志著“互聯網+采購”模式的初步興起。隨后,在2013年,國家又推行了《電子招投標辦法》,為信息技術與采購業務的深度融合,以及解決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使得電子化采購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0%~30%的成本,采購效率也將提升30%,電子化采購的經濟效益已經顯現。然而,面對國內電力行業采購交易平臺的空白,以“五大”集團為代表的大型國企率先開始自建電子商務平臺,部分地方能源企業也相繼跟進。
在推進電子化采購的過程中,國有企業通過招標、競爭性談判等形式,全面改變了“一單一采,標準不一”的采購狀況。電子化采購的推行,使得企業能夠發揮規模優勢,減少低價低質的惡性競爭,促使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供應商采用統一標準,促進了供應商之間的分工合作與持續創新,從而優化了價值鏈條。
此外,基于企業發展的需要,國有企業還與一流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對重點設備進行質量監督控制。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物資采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還在提高設備質量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質量提升。同時,通過加強對供應商上游原材料的渠道、質量以及供應周期管理,國有企業從設計、采購、制造、配送到庫存等各個環節,全方位控制物資供應鏈的成本和質量,不斷推動供應鏈建設向符合集團戰略發展方向邁進。
如今,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國家政策持續鼓勵平臺企業創新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全方位、全鏈條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從2016年到2022年,中央企業的上網采購率由55.4%上升到89%。電子招投標率由44.6%上升到81.4%,這充分說明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隨著管理精益經營、集約化能力不斷增強,“五大”發電集團對從采購立項到履約評價的全過程實現了智慧管控,培育在物資采購領域的產業互聯網新模式與新業態需求。因此,加快智慧化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已經成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向。
國有企業數字化采購解決方案
加強信息基礎建設。推動智慧化供應鏈服務平臺與采購企業ERP(企業資源計劃)的深度協同,建立高標準的物資編碼體系,實現編碼與管理的統一,并引入數字倉儲管理,設置安全庫存量。優化采購計劃智能輔助功能,實現常用采購物料小規模采購一鍵尋源。同時,推進采購合同電子化進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利用供應鏈數據、電子文檔以及數字簽名技術,實現合同的在線起草、審批與網簽,強化合同管理效率。全面打通采購立項到合同簽訂的數字化流程,有效解決合同與招標結果不符、合同執行變更與貨款支付跟蹤難等問題。
創新應用數字化技術。在招投標文件制作中,推進文件的范本化與結構化,要求采購管理部門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以確保能夠高質量制作范本。在此基礎上,評審環節將采用供應商全息畫像技術,推動智能評審與智能清標。同時,在采購監督環節,將實現全過程實時在線監督和預警,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擾,從而提升采購效能。手機掃碼簽章技術將全面融入招標采購業務的全過程,與傳統物理介質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實現去介質化,有效解決不同實體介質驅動過多和不兼容問題,降低使用成本;CA(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業務辦理在線化,通過手機端人臉識別技術,實現CA證書、印章的遠程申領與辦理,大幅縮短線下辦理周期;證書管理集成化,手機客戶端通過標準接口安裝接入多種CA,解決CA互認難題;授權管理集中化,通過科學統計與管理機構成員,實現了動態授權的高效管理。
升級數據服務。數據已躍升為核心生產力和關鍵生產要素,全面滲透到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推動服務鏈條由采購環節向外圍節點拓展。深度挖掘大數據技術的潛力,我們整合平臺內外的數據資源,實現數據資產化,激活數據的價值創造潛能。在此基礎上,通過提供采購決策輔助、信息精準推送等增值服務,旨在形成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益。
采用主動式的物料管理模式,與合作伙伴實現“共享倉儲”,推動庫存的智能平衡與優化。通過整合平臺上下游的倉儲資源,根據物資周轉率,靈活為上游供應商提供物資寄存、寄售服務;對于大型物資,更可以選擇供應商倉庫進行代儲,以此促進發電行業物資供應鏈從被動采購儲備模式,向高效的主動物料推送模式轉變。
數字化采購對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義
通過與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及上下游企業相關平臺進行互聯共享,可以實現物資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一體化管控。
接入制造企業的生產工作數據、設備監理的AI(人工智能)監理系統數據,結合視頻掃碼與射頻掃碼技術,使采購方能夠實時掌握采購設備物資的生產進度、倉儲狀態、運輸情況,以及安裝調試與生產運行情況。這能確保采購方可以實時監控采購物資加工精度、生產進度以及生產質量問題。
智慧物流系統的接入,使我們能實時跟蹤采購物資的準確位置、運輸軌跡與運輸狀態等。同時,通過與基建管理系統、現場物資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對現場到貨、出入庫、質量初步驗收、安裝調試情況可以進行實時查詢。
此外,接入使用企業設備運行的傳感器與視頻數據,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處理技術,對設備參數進行實時分析。這不僅能從消耗與效率角度評估其運營經濟性,還通過振動、壓力、溫度等性能參數,分析其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預測故障并進行檢修。這些信息及時反饋到采購選型與生產備件的提前采購中,可以有效降低檢修停機成本,實現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優化。
數字技術正逐步改變傳統經濟運行模式,在此過程中,數字經濟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轉型發展的新機遇。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以及其中的數字化采購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對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揮著積極作用。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