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法元:人一定要敢于去闖
文/本刊記者 馬強
在福建省連江縣有個馬鼻鎮,小鎮不大,人口只有4.3萬,但該鎮的經濟收入卻遠遠高于內地某些縣域經濟。從小鎮走出去經商的人們,大多數都在全國各地從事著房地產開發或服裝制造。在他們獲取成功之后卻不忘家鄉投資,造福家鄉人民。也許是受這種發展環境的影響,黃法元在十幾歲的時候便投身于服裝行業,從小裁縫到知名服裝企業老板,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又進入到房地產領域,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不難看出他在對事業的選擇上還是傾向于當地商人們所從事的傳統行業。
人一定要敢于去闖
黃法元1963年出生于福建連江縣馬鼻鎮(現透堡鎮),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回首往事他有些感慨,“我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擔任班長,學習成績始終在班上名列前茅,后來迫于家庭生活壓力,父母就沒再讓我繼續讀下去了,老師還多次到我家幫我講情,都被父母拒絕了”。
從那以后黃法元與同時代大多數福州商人一樣,過早肩負起了家庭的重任,這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福州商們所特有的一個傳統標記。為了能過上幸福日子,他跟隨叔父學起了裁縫。憑借著勤學苦練,兩年后他便學成了裁縫手藝,并脫離其叔父開始單干。從肩挑縫紉機、電熨斗上門給人縫縫補補,再到開縫紉店辦服裝廠,黃法元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便擁有了自主企業、自主服裝品牌。
“這些年一路走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人一定要敢于去闖,要不斷給自己制定新的目標,不能停留在原來的程度,市場在變,企業一定要迎合市場發展規律。小的時候看見別人的工廠那么大,自己就想,假如哪一天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工廠就好了,后來自己通過努力做到了又覺得不能滿足了,還要有更大發展,這種心態主要受當地發展環境影響,看到別的朋友企業都在不斷壯大,自己有壓力,迫使你也去努力、去拼搏”。
激情成就夢想
在黃法元的經營理念中,走多元化之路無疑是其企業日后發展壯大的重要選擇。2001年,黃法元逐步開始放手對服裝企業的管理,轉入房地產領域,在黃法元看來這得益于朋友們的啟發和影響。“因為從馬鼻鎮走出去在全國做房地產開發的人很多,大家經常會聚在一起,而談論最多的也是房地產行業的事情。聽得多了也就產生了興趣,后在朋友們的鼓勵下我也就進入到了這個行業當中,但畢竟自己對這個行業不是太熟悉,剛開始還是選擇跟朋友們合作開發,有行家帶你總比自己去摸索要節省時間,風險也會減小。對于自己經營多年的服裝企業我認為市場已經成熟、穩定,可以逐步放手讓其他人來管理,這樣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房地產事業當中,目前我的側重點可能更會傾向于房地產”。
2007年,黃法元在朋友們的勸說下來到合肥,他發現這里的地價遠比福州便宜,房地產開發市場也異常火爆。殊不知此時的合肥正處于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戰略發展時期,置身于這樣一種美好環境之中,黃法元感覺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的創業激情再次升騰。注冊公司、購地、建房一氣呵成。他說自己趕上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機。
作為一個外來企業,如何在異地同行業之中處于一種競爭優勢。黃法元告訴記者:“福建人從事房地產行業很多,項目也都做的很大,相對來說經驗也比較豐富的,觀念也很新穎。我們可能會在成本上降低費用,盡量杜絕浪費,從采購到設計等環節都會更趨于合理,我們會把新的住房概念融入到安徽市場。每當我們把設計方案拿到當地規劃局申報時很快就會通過。我們開發的房子都賣的很好,很受當地市民的歡迎”。
黃法元到合肥以后發現世紀金源集團在合肥投資建造濱湖世紀城。他非常敬佩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倫先生,他說:“黃先生是從馬鼻鎮走出去的著名企業家、中國首善,他是我們家鄉人民的驕傲。他的一些慈善義舉讓我們很受感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